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

台灣120鄉鎮沒書局



120鄉鎮找不到一家書店

2009.12.28《聯合報》

受網絡影響,傳統書店正快速從全台各鄉鎮消失,全台300多個鄉鎮市中,至少有120個鄉鎮,書店已成絕響。

據報導,根據《聯合報》記者查訪,屏東縣33鄉鎮,有27鄉找不到一家書店,彰化、宣蘭、高雄等縣,也有過半的鄉鎮再也嗅不到傳統書店飄散的書香。高雄縣27鄉鎮,有15個鄉鎮沒有書店,其中田寮鄉不但沒書局,連文具店也沒有。「昔日書香今何在?」教授「世界文明史」等課程廿多年的弘光科技大學教授計文德感慨,往日看書、買書的悠閒,「對偏鄉民眾,最後可能只能停留在回憶中」。書香社會只存在都會區的現象愈來愈明顯,成為另類「城鄉差距」。經營雜貨店的朱老闆說,店內各類商品都有,「就從來沒兼賣過文具,因為沒人買嘛!」大樹鄉圖書館館長陳世宗表示,「網購」概念興盛後,加速傳統書局滅亡,還經常有折扣,偏鄉傳統書店客源有限,「無招架之力是必然」。

屏市開書店林常中苦撐

2009.12.29聯合報╱翁禎霞

網路流行,傳統書店被打敗,屏東市一家經營10年的書局老闆林常中夫婦,看了本報「消失的書店」報導後,直嘆自己從事的正是「即將消失的行業」,業者說,書店除了對抗網路、還要對抗景氣、雅賊,如果有朋友計畫開書店,老闆還會奉勸「改行比較好」。

位於屏東市公園東路的博克書局,是由林常中、何英英夫婦經營,由於書店門面寬敞、停車方便,吸引不少愛書人,不過夫婦兩人坦承「經營書店真的不容易」,原本以為今年的景氣會好一點,結果比去年還差,讓堅持的業者相當無奈。

林常中說,現在網路購書方便、電子書又流行,「有朋友竟在手機裡看完36本金庸小說全集」,讓他領悟到「自己從事的正是消失的行業」,不過既然書店開了,就要撐下來,還是有少數的愛書人愛往書店裡鑽。

何英英也說,其實很多人把書店當成圖書館,總是在店裡看到滿意了才出手,甚至有人查完資料就走了,根本也不買,不過「這是經營書店需要有的雅量」,「我最不希望看到客人垂頭喪氣地走出店」。

網路流行後,很多人透過網路訂書,根本不必出門就可以買下一拖拉庫的書,傳統書店不但要對抗網路的壓力,還要對抗景氣、還有雅賊,雖然他們常勸朋友不要貿然開書店,不過既然開了,夫婦兩人都希望以最親切的服務,讓愛書人多停留一下,他們說,「我們比網路多的就是濃濃的人情味」。


偏鄉沒書店只能靠學校藏書

2009.12.30聯合報╱鄭文正

全台有120個鄉鎮沒有書店,類似情形在彰化縣更嚴重,一半以上鄉鎮沒有書店,學生想看課外書,只得靠藏書不豐的學校圖書室。

東南角的二水、社頭,西南角的大城、竹塘與芳苑,長期以來沒有一家像樣的書局,鄉立圖書館又遠,學校圖書室書籍老舊,只能靠老師自掏腰包,補充書櫃的圖書內容。要買課外讀物,得長途跋涉到10公里外的田中鎮或二林鎮選購,超不方便。

「還好有網路書店!」大城鄉頂庄國小李育萱是家裡的老么,因為哥哥姊姊會用網路,她也耳濡目染,她笑著說,「現在可到路口的便利商店拿書,真的是太方便了。」

老家在二水鄉的婦人張百珍回憶說,打從她有印象到念國中畢業,二水市區根本沒有半間書局,頂多僅有文具店,要買書,都要到田中鎮。

大城鄉頂庄國小和竹塘鄉長安國小,學生數約100人上下,學生想看課外書,只能靠圖書室,但圖書室已多年沒添購新書。

頂庄國小校長洪信德是當地人,他說,大城鄉卅多年前曾經有一家書局,只有賣參考書、文具,那時候也沒賣課外書,後來人口外流,經營困難,早在十多年前就關了。

鄉下書局撐不下去的原因是這裡的家長務農居多,學生大多只買參考書,課外讀物「根本是奢侈品」,多數人抱持「去圖書館借,不就得了」。

「賣不出去啦,誰要來偏遠地區開書局,書商寄多少,就回收多少回去,」家長廖宏展搖頭嘆氣。他說,很多學生到書局是「看書」,不是買書,購書率不高啦,有的拿一本書就蹲下來看半天,當成是圖書館一樣,也難怪沒人要在鄉下開書局。

即使現在網路書局購買很便利,但他仍不敢這樣做,問他原因,他笑說「網路詐騙太多,叫我用信用卡或轉帳,我會怕怕耶!」他現在都是先在網路看有哪些是念國中的兒子想買的書,就去索取圖書目錄,然後再郵購。

彰化縣東隅的芬園鄉,當然沒有書店,只有兩家文具店均集中在彰南路,業者表示「沒辦法,圖書的市場太小了!」鄉民如果要買書就得到彰化市或草屯鎮,不然,就到鄉立圖書館看免費的圖書。

鄉立圖書館管理員李玉蟾說,沒書店,圖書館就是最好替代的地方,目前鄉立圖書館有一萬多冊圖書,不過因芬園鄉很窮,鄉公所未逐年編列圖書購置費,購書財源必須仰賴上級補助,像本年度就獲補助2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