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

雨果的冒險

雨果的冒險  Hugo



《雨果的冒險》(Hugo)是一部2011年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導演的3D電影,根據美國作家Brian Selznick於2007年發表的奇幻兒童小說《雨果·卡布里特的發明》(The Invention of Hugo Cabret)改編而成。導演通過本片向早期電影的先驅之一、法國電影大師喬治·梅里愛(Georges Méliès)致敬。

本片獲得2012奧斯卡5項技術大獎,包括最佳攝影、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音效剪輯、最佳混音、最佳視覺設計等獎。改編自布萊恩賽茲尼克的奇幻小說,不但是馬丁史柯西斯首部3D作品,他也在片中客串攝影師一角。

故事主角是一個生活在30年代法國巴黎的12歲孤兒雨果.卡柏瑞,他住在火車站的高牆內,在熙攘的人群中穿梭,藏身于大鐘後方,冷眼觀察來往過客,隱姓埋名,滿腦子秘密。

他的父親在修理博物館機器人的過程中離奇死去,為了找出父親留給他的資訊,雨果也開始修理這個機器人,然而這卻引出更複雜、驚人的秘密,雨果的命運就此改變。

薩夏拜倫柯恩飾演的警察以誇張的表情和聲音成為最有看點的角色,這個警察一開始是個凶狠的獨裁者,專門追捕流浪兒童,又因在戰場上受過傷而很自卑孤獨。薩夏說:「一開始看到這個角色我一直在想為什麼他這麼喜歡追捕流浪兒童,後來我們商討決定把他塑造成戰場上受過身體和心靈創傷的人,因此他才會有扭曲和複雜的人格。」

電影中雨果夢境片段,來自著名的1895年巴黎蒙帕納斯車站出軌意外。車站主體是以巴黎北站為藍本,但鐘樓是出自於巴黎里昂車站,而時鐘大約地點是奧賽車站(現今為奧賽博物館),以及蒙帕納斯(Montparnasse)的高牆及高架軌道,其他部分取材自巴黎奧斯特里茨車站。

本片是馬丁史柯西斯近七年來首部未與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合作的電影。



《雨果的冒險》電影裏整體故事背景以及喬治·梅里愛(Georges Méliès)主要生活演出,大致上描述的確為史實:他確實看過盧米埃兄弟的展演後開始對電影感興趣;他是魔術師,也是玩具發明家;有過製作機器人(automata)的試驗;擁有自己的劇場(胡迪尼劇場,Theatre Robert-Houdin);不得不面臨破產;電影膠捲被溶解作為產品材料;同樣於巴黎蒙帕納斯車站當玩具商販,且最後在歷經一段被遺忘的難熬時期,終於獲得法國榮譽軍團勳章(Légion d'honneur)。許多梅里葉早期的默片都經典重現於大銀幕中,像是《月球旅行記》(Le voyage dans la lune,1902)。




















喬治·梅里愛(法語:Georges Méliès;mā-li-es,1861年12月8日-1938年1月21日),全名Marie-Georges-Jean Méliès,是一名法國魔術師以及電影製片人,在早期電影的技術和講述方法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梅里愛在特效運用方面是一個多產的創新者。他在1896年偶然間發現了停機再拍,並且為最初幾位在作品中使用多重曝光、低速攝影、淡入淡出以及手工著色的電影製作人之一。因為他似乎有著能以攝影來操控並改造現實的能力,梅里愛有時也被譽為第一位「影院魔術師」。他最著名的兩部電影為《月球旅行記》(法語:Le voyage dans la lune, 1902年)和《奇幻航程》(法語:Le voyage à travers l'impossible, 1904年)。兩個故事裡的航程都光怪陸離、超越現實,頗有儒勒·凡爾納之風。儘管劇情近乎夢幻,這兩部作品亦被認為位列最重要的早期科幻電影之中。梅里愛同時也是早期恐怖片的先驅,這一點可以追溯到他的作品《魔鬼莊園》(法語:Le Manoir du diable,1896年)。














貫穿本片電影劇情的角色是博物館機器人,這個機器人的靈感來自於瑞士的鐘錶匠皮耶‧賈桂 · 道茲(Pierre Jacquet-Droz, )完成於1774年的作品(Mechanism of the writer, automaton)。而這項發明也被稱為「機器人」,不同於的是它們的外觀就如同娃娃一樣,遠看其實跟真人沒什麼兩樣,而這些特製的娃娃可執行某些有趣的動作,像是可以畫出略20張的圖畫;也可以操縱一隻鵝毛筆,就能寫出一連串的英文字;這樣的技術真的很驚人,怎麼可以計算到這麼精確,更讓人驚訝的是,啟動這些娃娃動作不需要很複雜的開關,只要上發條就好,真的是太厲害了!



朱勒·加布里埃爾·凡爾納(法語:Jules Gabriel Verne,1828年2月8日-1905年3月24日),法國小說家、博物學家,科普作家,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開創者之一。他一生寫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說,總題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漫遊》。他以其大量著作和突出貢獻,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由於凡爾納知識非常豐富,他小說作品的著述、描寫多有科學根據,所以當時他小說的幻想,如今成為了有趣的預言。

在巴黎圖書館花費了相當時間鑽研地理、工程和太空等科學後,凡爾納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Cinq semaines en ballon,1863)。但他試圖出版這本書的過程並不順利——連續16家出版社拒絕了凡爾納,屢戰屢敗的凡爾納一氣之下把書稿投入火中,但他的妻子把書稿搶救出來;幸運的是,第17家出版社終於同意出版本書。隨後,他又很快開始寫作後來成為早期科幻小說經典的作品:《地心歷險記》(Voyage au centre de la terre,1864)、《從地球到月球》(De la terre à la lune1866)和《海底兩萬里》(20,000 lieues sous les mers,1873)
小說大獲成功,成了暢銷書,在歐洲大受歡迎。凡爾納也成了一位富翁。

1876年,他購置了一艘大遊艇,開始環遊歐洲。1883年他獲選為亞眠的市議員,並一直擔任直到過世,他的最後一部小說是1905年出版的《大海入侵》(L'invasion de la mer)。

主要作品出版於19世紀末,其科幻小說中的許多設想和描述在20世紀成為了現實,所以他的一些作品現在讓人讀起來感覺並不「天馬行空」。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在《海底兩萬里》中尼莫(Nemo,這個名字在拉丁文中有「無人」的意思)船長的巨型潛水艇「鸚鵡螺號」(Nautilus,過去有的中文版中曾按其發音譯為「諾第留斯號」)。

美國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USS Nautilus SSN-571,1954年下水)雖然名承自一艘1803年時的美國海軍多桅縱帆船(Schooner)與之後襲名的兩艘傳統動力潛艇,但由於核動力潛艇擁有如小說中虛構的鸚鵡螺號般超長的蓄航力,因此使用此命名多少有向小說中之鸚鵡螺號致敬的雙關意味。法國的無人駕駛機器人潛水艇也以此命名。

此外,《從地球到月球》當中,哥倫比亞號飛船(或說是炮彈)的發射地點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坦帕,竟然與卡納維拉爾角(甘迺迪太空中心所在地)幾乎位於同一緯度線上,兩地之間直線距離僅120英里,前者座落在佛羅里達半島的西海岸,後者在東海岸。

自20世紀以來,凡爾納的多部作品曾不止一次地被搬上過大螢幕,比如《格蘭特船長的兒女》(1936年,由前蘇聯拍攝),《海底兩萬里》(1954年電影,1997年電視重拍),《地心歷險記》(1959年),《環遊世界八十天》(2004年)。改編自凡爾納的《地心遊記》已於2008年重新以立體電腦特技搬上螢幕,該片名為《地心冒險》,由《神鬼傳奇》男角布蘭登·費雪主演,於8月14日上映 。

教宗利奧十三世1884年接見他時曾對他說「我並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學價值,但我最珍重的卻是它們的純潔、道德價值和精神力量。」

儒勒·凡爾納於1905年3月24日失去知覺,3月25日清晨8時凡爾納逝世。

2011年2月8日,搜尋引擎Google將其首頁的商標改為潛水艇的舷窗,旁邊有操縱桿可讓使用者操作潛水艇,以其最著名作品《海底兩萬里》紀念儒勒·凡爾納183歲冥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