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自信 世界同行

勇敢自信 世界同行

2025年7月9日 星期三

二號陪審員

二號陪審員  Juror #2



















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

燃燒女子的畫像

燃燒女子的畫像  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




















18世紀法蘭西王國(Royaume de France)布列塔尼半島(Bretagne)上,才華洋溢的年輕女畫家瑪莉安收到委託,需要在對方不知情的狀況下,完成富家小姐艾洛伊茲出嫁前的肖像畫。兩人在孤島相依為命,白天女畫家悄悄觀察小姐的一舉一動,到了晚上才縱情下筆。兩人在畫與被畫的親密接觸下,即便是在充滿禮教束縛的時代,卻也漸漸萌發了禁忌的曖昧情愫,隨著大婚之日越來越近,她們的愛火卻越燒越猛烈…

命運之奔

命運之奔  Running On Sand




















奧馬力(Aumari),一名生活在以色列的年輕厄利垂亞(Eritrean)難民,即將被驅逐回家鄉。在機場嘗試逃脫的過程中,他被誤認為是與他同時到達的奈及利亞(Nigerian)足球球員。奧馬力(Aumari)抓住這個機會,改變身份成為「馬卡比內坦亞」隊的新加入球員。儘管他並沒有任何足球天賦,他卻能掩蓋自己的不足,並修補這支困境中的球隊內部矛盾,同時與球隊老闆的女兒產生一段深厚的友誼。

烏克蘭悲歌

烏克蘭悲歌  Bitter Harvest




















真實歷史改編,揭開不為人知的烏克蘭大饑荒(олодомор)種族滅絕真相,關於愛與榮耀,抗爭與求生的壯烈篇章。

二戰前夕,隨著史達林(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的共產野心擴大,推行了農業集體化的行動,造成了烏克蘭出現嚴重的饑荒。一名年輕的畫家尤里在饑荒、監禁和酷刑的環境下奮力求生,試圖從這場「飢餓屠殺」中拯救他青梅竹馬的愛人娜塔卡。

在這個悲慘的時期,尤里逃出蘇聯監獄,加入反抗布爾什維克派的行動,奮力一搏,為了再見娜塔卡一面,也為了烏克蘭的自由而戰。

空戰女英豪

空戰女英豪  Air











小阿爾克謝蓋爾曼(Aleksey German Jr.)執導,安娜塔西亞塔里津娜(Anastasiya Talyzina)、謝爾蓋別茲魯科夫(Sergey Bezrukov)伊蓮娜莉亞多娃(Elena Lyadova)艾格拉雅塔拉索瓦(Aglaya Tarasova)安東沙金(Anton Shagin)、瓦拉瓦菈巴克維茨(Varvara Barkhvits)、菲利普季亞奇科夫(Filipp Dyachkov)、伊戈爾柯羅文(Igor Korovin)、彼得洛加切夫(Pyotr Logachev)、瑪魯西亞富里納(Marusya Furina)、克里斯蒂娜拉普希娜(Kristina Lapshina)演出。

1942年春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列寧格勒前線激戰正酣,盟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技術資源,試圖阻止德軍的推進。女性志工被招募到一個混合航空團駕駛軍用飛機,但她們面臨以男性為主的工作人員的質疑和不信任。

熱尼亞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飛行員,她唯一的夢想就是精通飛行,並擊敗敵人。相較於地面,她在天空中更有自信。由於過去經歷的失去,她難以建立人際關係。儘管年紀輕輕,她卻努力避免與人建立情感聯繫,但她對飛行的執著使她成為團裡的頂尖飛行員,甚至超越了經驗豐富的指揮官。隨著其他女飛行員技能的提升,熱尼亞卻依然保持著冷漠的情感。然而,戰友們不斷犧牲的命運開始對她造成影響,迫使她面對恐懼和戰爭的現實。

民主,練習中民主,練習中

民主,練習中  The Accidental Politician




















楊正欣執導,林正盛監製,本片記錄三位懷抱理想的太陽花青年回鄉參政的潮起潮落、見證台灣橫跨十年的民主故事。

廖郁賢(阿賢)、傅銘偉(小花)、郭稟翰(西瓜)三位太陽花青年,在學運後返鄉回到雲林與宜蘭,投入政治工作,不料卻面臨地方勢力的威脅與挑戰。沒有資源的政壇新人阿賢意外當選,卻在地方從政碰壁;小花南漂擔任阿賢的幕僚,成為在地議題發聲的重要後援;西瓜則為了維持第三勢力在宜蘭的地方黨部運作,自立自強開設小吃店,維持地方黨部經營。


民主,練習中:在現場的人,從太陽花到青鳥,在行動現場追尋民主

作者:游惠貞, 楊正欣  
出版社:黑體文化  
出版日期:2025/04/16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80元









從三一八學運到青鳥行動
一群青年參與者追尋、推進民主的生活方式
我們稱這群人為在現場的人
這是她/他們的十一則小史

2014年3月,以「反服貿,反黑箱」為訴求的三一八學運,召喚了數十萬民眾與年輕學子走上街頭,其中參與的學生大都出生於解嚴之後,我們稱之為「民主世代」。這場社會運動以佔領立法院議場的23天為代表性事件,對參與的學生而言,三一八學運可說是一次超大型的政治啟蒙活動。

三一八學運後,這些民主世代的年輕人有的投身政治工作,帶著對公民社會的期許與自我實踐,各自施力。2025年,紀錄片《民主,練習中》聚焦這些政治工作參與者,近距離觀看她/他們在地方打造公民社會的個人體驗,介入政治制度的成績、碰撞與挫折。

本書以同名紀錄片所訪談的人物和議題為基礎,擴增為11名青年參與者的訪談錄。從這些受訪者的出身、性別認同、生命經歷和政治領域的交會之中,我們彷彿看見民主在今日台灣的練習過程。

本書以第一人稱的形式呈現,又可視為訪談者和敘述者的協作。約翰.伯格(John Berger)曾指出:「只有在小說中,我們才能分享他人的特殊經驗。」因此,《民主,練習中》也可以視為一部以台灣民主歷程為對象的時代小說。這一群在現場的人,她/他們是──廖郁賢、傅銘偉、郭稟翰、Savungaz Valincinan、Yuli Ciwas、曾柏瑜林亮君、童智偉、王雲祥、瞿筱葳、劉宇庭。

作者簡介

游惠貞

台灣宜蘭人,紐約大學電影碩士。資深策展人,曾策畫金馬國際影展、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北電影節等大型影展,2006年至2017年任韓國釜山國際影展「亞洲紀錄片連線」(AND, Asian Network of Documentary)諮詢委員,負責遴選年度補助亞洲紀錄片企畫案,補助亞洲紀錄影片超過百部。曾與釜山影展共同策畫「當代亞洲紀錄片」系列影片,並製作其中關於台灣的一集,《我們這樣拍電影》(FaceTaiwan)。編有Asian Documentary Today、《女性與影像》,撰《電影魔法書:陳博文的剪輯世界》,譯有多本電影專書。在清華大學開設「非劇情電影賞析」通識課程及「基礎影像寫作」課程。

楊正欣

自《Premiere》電影雜誌記者工作跳到電影場記、副導、製片,以及廣告製片、導演等工作,2008年開始轉戰紀錄片,長期拍攝臺灣社會人權議題。記錄長片作品有關於台灣農業議題的《地球有限公司》(入選印度環境影展)、在台流亡藏人的《Never-Never Land》(獲2016年國藝會紀錄片補助)與中央廣播電台委製之國民運人士紀錄片《呼喚自由之後》。《民主,練習中》是她的第四部紀錄長片。

灰色戰役

灰色戰役  Grey War



















伊斯特萬科瓦奇(István Kovács)執導,索特特里爾(Zsolt Trill)、拉斯洛凱塞格(László Keszég)、比翁佛萊柏格(Björn Freiberg)、勒萬特莫爾納(Levente Molnar)、羅伯特塞蓋茲迪 (Róbert Szegezdi)、貝內特維爾曼伊(Benett Vilmányi)演出。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支由奧匈帝國與羅馬尼亞士兵組成的小隊受命越過前線,摧毀義大利敵軍的通訊基地。為了贏得勝利,他們必須完成使命,即使知道這趟任務有去無回,也只能毅然向前…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