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自信 世界同行

勇敢自信 世界同行
顯示具有 哀悼與紀念逝去的生命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哀悼與紀念逝去的生命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

1963自焚的釋廣得法師


釋廣德法師(越南語:Thích Quảng Đức/釋廣德,國際音標:tʰic wɐːŋ dɨk; Hòa thượng Thích Quảng Ðức,1897年-1963年6月11日)是一名越南大乘佛教僧人。

1963年6月11日,他在西貢的十字路口用汽油引火自焚。他的自焚場面被一名《紐約時報》 攝影記者麥爾肯(Malcolm Browne)拍了下來。

釋廣德自焚動機是為了抗議南越政府領袖吳廷琰的迫害佛教徒政策。他自焚的照片在世界上廣泛流傳,並令人再次關注吳氏的領導方針。《紐約時報》攝影記者麥爾肯(Malcolm Browne)因這張特別的照片贏得了普立茲獎(The Pulitzer Prize),而另一位記者大衛·哈伯斯坦 (David Halberstam)目擊整個過程並因報導越戰而獲得喬治波克獎最佳國際報導(George Polk Award for International Reporting)。大衛寫著:

我會再看多一次該場景,但一次就夠了。一個活人的身體中噴射著火焰,他的皮膚慢慢開始發泡並且起皺,他的頭被燒黑並慢慢炭化。空氣中瀰漫著人肉燃燒的氣味;我從未想過人的身體是如此易燃。在我的身後,我聽到越南民眾開始聚集起來並且小聲地哭泣。我本人被震驚到連哭都哭不出來,頭腦中一片混亂到連採訪和用筆記錄都做不到,連腦子都已經無法思考了……在他燃燒的過程中,他沒有抽動過一塊肌肉,沒有發出一點喊叫,他本人出奇地鎮靜,和他周圍哀號的民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I was to see that sight again, but once was enough. Flames were coming from a human being; his body was slowly withering and shriveling up, his head blackening and charring. In the air was the smell of burning flesh; human beings burn surprisingly quickly. Behind me I could hear the sobbing of the Vietnamese who were now gathering. I was too shocked to cry, too confused to take notes or ask questions, too bewildered to even think.... As he burned he never moved a muscle, never uttered a sound, his outward composure in sharp contrast to the wailing people around him. (1965: 211)

當年釋廣德前往自焚時所乘坐的汽車今日停泊於順化市的天姥寺(Chùa Thiên Mụ)內

當釋廣德乘坐的轎車到達時,附近的寺院已有大約350名僧人排好了隊,準備參與示威。他們由釋廣德乘坐的轎車帶領,高舉用英語和越南語兩種語言寫的示威橫額。他們指責南越政府總統吳廷琰的迫害佛教徒政策,並要求他履行宗教平等的諾言。有另一個和尚想代替釋廣德去自焚,但被他拒絕了,因為他說自己的年資較老。

自焚事件發生在潘廷逢大道和黎文悅道十字路口交界的柬埔寨大使館門前。釋廣德和兩個和尚一同步出轎車。之後,他們一個在路中央放置坐墊,另一個拿出 5加侖汽油。在示威的僧人圍繞著他排成一圈後,釋廣德以傳統佛教冥想的盤腿打坐方式坐在坐墊上。當他的助手把汽油淋在他身上時,他一直在旋轉著念珠並當眾吟誦南無阿彌陀佛(Nam Mô A Di Đà Phật),然後點火。火焰燒著了他的袈裟和身體,並冒出黑煙。

釋廣德死前留下了遺言,內容如下:

在我閉上雙眼去見佛祖之前,我懇求總統吳先生能以一顆同情心去對待人民並履行許下的宗教平等諾言,以長久地保持國力。我已經呼籲各宗教人士及廣大佛教徒,在必要時為保護佛教而犧牲。

警察們想接近自焚中的他,但卻無法衝破和尚們圍成的圈。一個警員出於對他的敬畏,竟拜倒在他身前。目擊者們大多都被嚇得目瞪口呆而默不作聲,也有小部分民眾在啕哭和祈禱。很多僧侶,甚至一些被嚇呆了的路人,也同樣拜倒在燃燒中的釋廣德身前。之後,有一個僧人拿著麥克風用英語和越南語大聲說:「一名僧人自焚而死了!一名僧人成了殉教者!」

大約10分鐘後,已經燒得焦黑的釋廣德遺體倒在了街上,火熄滅了。一班和尚用黃色的罩袍蓋住了冒煙的屍體,然後嘗試把它放進棺木中,但奇怪的是,他的四肢竟不能屈曲。所以在把遺體運送回西貢市中心的舍利寺(Chua Xa Loi)時,他的一隻手突出了棺材。

在寺院外面,學生們展示著用兩種語言寫的橫額:「一名僧人為了我們的五個訴求而死了!(A Buddhist priest burns himself for our five requests!)」。大約13:30(當地時間),約1,000名僧人在舍利寺內集會,寺外則有學生圍成人牆以防有警察前來。會議不久後完結,約百名僧侶緩慢地開場,但更多的是千名僧人陪同民眾前往火葬現場。

大約18:00,有30名比丘尼和6名和尚因在舍利寺外進行祈禱而被警方拘留。警員們然後包圍了寺院,封鎖了出入口,並向群眾表示:「由於行動升級,武力包圍將無可避免。」在當天黃昏太陽下山時,甚至有西頁市民說看見佛袓的臉出現在天上,並不停地哭泣。

廣德法師死後,他的屍體進行了再次火化,在重新火化後,釋廣德的心臟雖然縮小了,但卻保持完好無缺。這顆心臟被視為聖物,至今仍被放在寺內的一個聖杯上。由於這舍利被看作是菩薩對他的同情,所以越南佛教徒尊稱他為菩薩,全名為「廣德菩薩」(越南語:Bồ Tát Thích Quảng Đức/菩薩釋廣德)。

釋廣德自焚使國際間迫使吳廷琰改革的壓力增加了不少,而這最終迫他宣佈一些政策改革以緩和佛教徒的情緒。可是,這個已確立的改革不是進行緩慢便是不了了之,甚至在爭論中令官民關係更加惡化。在抗議示威同時,效忠吳廷瑈(吳廷琰的胞兄弟)的特種部隊於南越全國性地查抄了包括舍利寺的許多寺院,且搶走了所謂「聖心」、造成了寺院嚴重損毀與大量傷亡,導致數名佛教僧人跟隨釋廣德的行為自焚致死。最終,陸軍的楊文明帶領發動政變,並捕殺吳廷琰。因此,這件自焚事件間接地導致了政權的更替。



如今,在釋廣德自焚的十字路口西北角,開闢了一個紀念廣場,廣場上安放著一尊釋廣德的銅像。高僧正襟打坐,火焰在他的袈裟上和背後升騰。越南人民不僅用這個廣場來紀念一段令人傷痛的歷史,也提醒後人時刻記住,宗教迫害的慘劇不該重演。


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

帽子歌后鳳飛飛肺癌病逝 享年60歲



[聯合新聞網╱台北訊] 2012.02.13 03:45 pm
媒體報導,台灣知名歌星、綜藝節目主持人「帽子歌后」鳳飛飛驚傳病逝消息,享年60歲。鳳飛飛因罹患肺癌不敵病魔,在1月3日凌晨03點19分已病逝於香港法國醫院,家屬目前已經辦完後事,於2月13日由家屬委任律師召開記者會,低調宣布天后過世訊息,震驚演藝圈,僅留下天后永恆經典歌曲陪伴你我。

鳳飛飛原訂去年六月完成台語歌謠演唱會的心願,卻臨時取消,當時對外的理由是身體不適、「聲帶長繭」,未料今天卻傳來與世長辭的消息。

鳳飛飛與先生趙宏琦鶼鰈情深,育有1個寶貝兒子,趙宏琦2009年因肺腺癌病逝,令她哀痛欲絕,但外界沒有想到鳳飛飛在短期內也因癌症驟逝,消息震撼華人圈。

據了解,鳳飛飛的骨灰上週六(12號)才運回台灣,目前鳳飛飛家屬已決定將她的骨灰安葬在桃園大溪,律師表示,鳳飛飛向來都是個體貼的人,不希望麻煩大家,更不希望好友在過年時感受到悲傷的氣氛,因此遵照她的遺願把後事處理完畢後對外告知,期盼好友、媒體、歌迷能夠諒解她的苦心,也衷心感謝長久以來跟她合作的夥伴們和喜愛她「鳳迷」們。




















鳳飛飛在臨終前說:「我這一生,過得快樂,活得精采,感謝陪著我一起走過這段精采歲月的彩虹姊妹兄弟們,沒來得及唱的歌,下輩子再唱給您們聽!





教官曾紀恩走了 招牌掌聲成絕響


〔記者李立法、黃照敦/屏東、台北連線報導〕台灣棒球運動精神領袖、「教官」曾紀恩,昨晚因腦中風惡化辭世,享壽90歲,各界聞訊後都深表哀悼,教官響徹雲霄、令人懷念的招牌「掌聲」也成絕響。

屏東縣長曹啟鴻接獲消息後除感到訝異外,也對失去一位國寶級棒球巨人深表惋惜,縣府將與家屬及曾紀恩昔日門生研議,共同為老教頭一生對台灣棒球運動的貢獻舉辦追思會。

中華職棒聯盟會長趙守博也深感惋惜,他表示,曾紀恩對台灣棒壇有重大貢獻,已指示秘書長李文彬到屏東表達慰問之意,同時也交代聯盟了解教官家屬是否有需要協助之處,務必全力幫忙。

洪瑞河:台灣棒壇的損失

「這是台灣棒球界的損失與遺憾。」兄弟象董事長洪瑞河昨晚聞訊後馬上交代大女兒、球隊領隊洪芸鈴今天南下致意,象隊在教官住院後都保持高度關心,未來也將出席教官的告別式。

曾紀恩1月27日(大年初五)在自家浴室昏倒送往屏東署立醫院急救,經檢查是腦幹中風,住院後病情始終沒有好轉,由於教官年事已高,送醫後持續呈現昏迷狀態,生命跡象日益薄弱,家屬雖然難過,但都已有心理準備,直到昨晚7時左右才宣告不治。

率美和獲11次世界冠軍

出生於民國11年的曾紀恩,1970年擔任美和中學青少棒教練,執教15年間,先後獲得11次世界冠軍,為美和棒球隊開創最璀璨的一頁,也教導出無數的棒壇球星,更替台灣在國際賽場贏得「棒球王國」的美名。

1984年,「職棒之父」洪騰勝邀請曾紀恩擔任當時新成軍的兄弟飯店棒球隊創隊總教練,奪得多次全國業餘賽冠軍,並且成為1990年職棒元年兄弟象隊第一任總教練,帶領兄弟象隊因治軍嚴謹,在棒球界有「鐵血教頭」之稱,大家都尊稱他是「教官」,尤其他在比賽中站在三壘教練指導區以雙掌拍打聲下達暗號,不僅「掌聲」宏亮讓對手生畏,也成為他的招牌動作。

曾紀恩不僅榮登台灣棒球名人堂,2005獲頒二等景星勳章,2007年更獲得體委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老教頭曾紀恩一生功在棒球,為台灣培育出無數棒球好手,「棒球先生」李居明、職棒最多勝總教練徐生明、「台灣之光」王建民的恩師高英傑等,都出自曾紀恩的門下,老教頭往生的消息昨晚傳開後,許多棒球界昔日門將陸續趕往曾紀恩位在內埔鄉的故居,協助家屬料理後事。






惠妮休斯頓48歲猝死

Whitney Houston 1963~2012


2012年 02月13日【李世珍、陳泓銘、李志展╱綜合報導】

美國一代天后美聲成絕響!以金曲《我會永遠愛你》(I Will Always Love You)享譽全球的惠妮休斯頓(Whitney Houston),昨台北時間上午7時55分, 在洛杉磯比佛利希爾頓飯店猝逝,得年48歲。惠妮被發現時陳屍浴缸,不排除溺斃。

惠妮原定在台北時間昨天舉行葛萊美獎會前派對表演,她獨自在希爾頓飯店4樓房間做準備。

昏迷於飯店浴缸內

惠妮的隨行人員於昨上午7時20分進房接她赴會場時,發現她在浴缸內昏迷,立刻求助飯店救護人員並報案。救護人員施行心肺復甦術近20分鐘,於7時55分宣告不治,初步排除他殺。惠妮的遺體被送往洛杉磯郡立太平間驗屍,死因可望於今、明釐清,但因房內發現處方箋藥物,加上她有酒癮與毒癮,若涉及酒精中毒或嗑藥過量致死,須等數周後毒物檢測報告出爐。葛萊美頒獎典禮今如期舉行,將增加追思單元,由演歌雙棲女星珍妮佛哈德遜(Jennifer Hudson)演唱惠妮多首代表作追悼。
美國「TMZ.com」網站報導,惠妮死前兩天還在洛杉磯跑趴,喝得醉醺醺,狀甚悽慘,左臂有傷疤,小腿疑似有乾掉血漬。她因吸毒散盡家產,美國業界指出,她連預支30億元台幣簽約金也幾乎揮霍殆盡,須向朋友借錢度日,但她的發言人否認。

錯嫁毒蟲歌手沉淪

惠妮出身音樂世家,1985年推出首張同名專輯,至2009年止共出7張專輯、1張精選及3張電影原聲帶,總銷量逾1.7億張,共11首冠軍單曲。1992年和凱文科斯納(Kevin Costner)合演《終極保鑣》(The Bodyguard),全球票房達123億元台幣,主題曲《我會永遠愛你》更家喻戶曉。惠妮1992年錯嫁毒蟲歌手巴比布朗(Bobby Brown),屢遭家暴,跟著沉迷吸毒、酗酒,事業崩盤,3度進出勒戒所,2007年離婚。

「最棒聲音消失了」

2009年,惠妮睽違7年發新專輯,卻在巡迴演唱會倒嗓,她索性再揮軍影壇,剛拍完新片《星夢大道》(Sparkle,暫譯),製作發行的索尼(SONY)電影公司決提前於8月在美上映,台灣映期未定。

台灣外國藝人演唱會推手余光1997年邀惠妮來台開唱,他說:「她來台期間很開心,巴比布朗臨時衝上台與她合唱,歌迷很high。這麼偉大的藝人,生命如此短暫很可惜,但她活得燦爛,夠粉絲懷念了。」惠妮的死訊震驚全球,「花蝴蝶」瑪麗亞凱莉(Mariah Carey)在推特留言:「惠妮為這世界帶來最美好聲音。」加拿大偶像小賈斯汀(Justin Bieber)說:「一個最棒的聲音消失了。」台灣天后張惠妹不捨地說:「太可惜!」







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

大介不再當家 胃扭轉病逝



2011-12-1 記者賀靜賢、鄭宜熏/台北報導
日本寵物節目「寵物當家之旅」狗明星大介,29日凌晨出現不適,主持人松本秀樹發現後請劇組趕緊將牠送醫,雖然緊急進行手術,仍回天乏術,29日早上死亡。消息發布後,日本、台灣的觀眾都很傷心,松本更是哀傷,由於大介很有人氣,日本也將於年底前辦一場追悼大介的活動。

胃扭轉 好發於大型犬


松本在部落格裡證實大介病逝,指大介經X光診斷發現是胃扭轉(也稱胃捻轉)。獸醫表示,這種病症常發生在大型犬身上,易致命,發作時必須緊急動手術,但以大介才6歲就病逝,仍是「英年早逝」。大介在父親雅夫死後,成為第2代旅犬。松本傷心地說,牠是一隻非常天真無邪的好狗,繼承了父親雅夫的傻勁。


松本秀樹寫了一封追悼大介的文字,他寫道:「相較於大介爸爸雅夫的憨厚有趣,大介沒有心機、很愛吃、很可愛,不要說人們會喜歡牠,就連牛都很喜歡牠。我比任何人都知道大介的可愛,相信雅夫已在天國的彩虹橋頭迎接大介,父子倆可以好好一起玩耍。不過,可別把橋給弄壞了喔,大介!」 松本說,他是大介永遠的夥伴,也是好朋友。


大介來台走透透 受歡迎


今年3月松本還與大介來台拍攝「台灣走透透」特輯,跟著製作團隊踏遍台灣6個縣市共9個地區,還受邀錄製綜藝節目,大介所到之處都受到台灣粉絲熱情歡迎。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茂伯猝逝! 馬如龍、田中千繪淚潰堤



TVBS – 2011年11月29日 下午5:24
演活《海角七號》國寶角色的茂伯猝逝,讓不少藝人都相當震驚,他的家人,在平常茂伯練琴的國樂社,架了簡易靈堂,因為海角七號,和他結識的導演魏德聖,以及田中千繪、馬如龍等演員們,都相當悲痛,到場致哀,一度難過的說不出話,大家原以為茂伯有運動習慣,身體硬朗,沒想到卻撒手人寰,令演藝圈惋惜哀慟。
導演魏德聖:「我現在不想講話,謝謝。」
茂伯走得突然,他的家人在他生前最愛練習月琴的地方,板橋潮和社,架設簡易靈堂,原本下午要參加既定行程的導演魏德聖,因為太難過而取消活動,跟海角七號女主角田中千繪到場弔唁,田中千繪雖然戴著大墨鏡,但不停拿衛生紙拭淚,不難感受她的悲傷。
面對鏡頭魏德聖很低調,不願多說一句話,神情非常沉重,而他十幾年的好友馬如龍,則是難過的不停掉眼淚。藝人馬如龍:「我還記得,我6月16日的時候,6月16日跟他見最後一面,我嫁女兒的時候他有來啊,真的太意外了,真的是電影界的損失,我說真的,怎麼會這樣呢?」
哀慟、不敢置信,開朗的茂伯,上個月底才剛過完64歲的生日,本來在12月初,要再度飛到金門拍戲,但他的生命,卻瞬間畫下句點,讓親友一時很難接受。
茂伯胞弟林宗傑:「最近可能是因為氣候轉換,因為昨天到昨天晚上法醫來驗,驗過以後確定是,現在死亡證明也開出來,確定是心臟方面的問題。」
國片《海角七號》:「當陽光再次...這線那麼多條真的不好彈,這慢歌耶,這兩條都沒用到,可以把它剪掉嗎?不行啦,什麼剪掉,不行就不行,那麼大聲幹嘛!」
電影海角七號,讓他從一個素人爆紅,原本才正要起飛的演藝生涯,因為他的猝逝,留下給所有影迷,無限的惋惜和悲嘆。

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

楊日松84歲病逝 「好好工作,別來看我!」




2011.11.24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記者張榮仁、陳俐君/台北報導】

被譽為「台灣福爾摩斯」的法醫楊日松,昨天凌晨三時五十六分病逝台北國泰醫院,享壽八十四歲。楊日松擔任法醫長達半世紀,倒臥病榻,還交代徒子徒孫「你們好好工作,不要來看我!」

國泰醫院昨天僅證實,楊日松在該院辭世,家屬隨侍在側。外傳楊日松因為大腸癌病重辭世,由於家屬與醫院簽訂保密協議,未授權院方公布病情。家屬僅透過醫院表示,楊日松生前交代後事從簡,感謝外界關心。

刑事局刑事鑑識中心法醫室主任程曉桂說,楊日松博士在一九九七年從刑事局「退而不休」,甚至去年底發現罹癌,只要病況稍好,每周一到周三上午仍到刑事局擔任法醫室顧問,指導同仁,情同家人。

程曉桂表示,刑事局同仁感佩「老前輩」楊日松博士對國內法醫工作的卓著貢獻,會協助家屬辦理後事,也積極整理博士生前的事蹟建樹,請總統頒發褒揚令。

楊日松於一九二七年生於苗栗縣公館鄉福基村,家中排行老五,父親楊新木是小學校長。楊日松初中畢業後,赴日求學,返台進入台大附設醫院專修科念書,選擇較少人接觸的「法醫學」,從此和法醫結下不解之緣。
一九四八年,楊日松在當時台灣醫界前輩杜聰明引薦下,進入台灣省警務處,在法醫師葉昭渠門下實習,這也是楊日松一生最關鍵的歷程。隔年省警務處刑警總隊成立,楊日松成為正式的「法醫師」。

一九七九年二月,刑事局成立法醫室,楊日松就是首位主任,半世紀的法醫生涯,相驗超過兩萬具屍體;包括台灣首宗分屍案屈尺退伍軍人命案、日本女學生井口真理子案、江子翠分屍案、白曉燕案,楊日松都參與鑑驗。

曾與楊日松相驗命案的檢察官表示,楊博士有個不成文規矩,下班後喜歡小酌,楊日松說目的在行血,去除解剖遺體時留下的異味。

從一九五○年起,楊日松積極推動「中華民國法醫學會」,一九九八年法務部成立「法醫研究所」,讓法醫更受重視,楊日松並在退休隔年,即一九九八年接受總統府頒發「特種領綬景星勳章」,為法醫生涯寫下至高榮譽。

2011年10月11日 星期二

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蘋果賈伯斯(Steve Jobs)辭世

哀悼與紀念逝去的生命~~


史蒂芬·保羅·賈伯斯英語Steven Paul Jobs,1955年02月24日-2011年10月05日),簡稱為史蒂夫·賈伯斯英語Steve Jobs),蘋果公司的創辦人之一,並曾任蘋果公司的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同時也是前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董事長及執行長(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已於2006年迪士尼收購[3])。賈伯斯還曾是迪士尼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和最大個人股東[9]。賈伯斯被認為是電腦業界與娛樂業界的標誌性人物,同時人們也把他視作麥金塔電腦、iPodiTunes StoreiPhoneiPad等知名數位產品的締造者[10]2007年,史蒂夫·賈伯斯被《財富》雜誌評為了年度最強有力商人[11],他亦曾七次登上《時代雜誌》的封面,被認為是當代全球最為成功的電腦科學家以及商人之一。 賈伯斯的生涯極大地影響了矽谷風險創業的傳奇,他將美學至上的設計理念在全世界推廣開來。他對簡約及便利設計的推崇為他贏得了許多忠實追隨者[12]。賈伯斯與沃茲尼亞克共同使個人電腦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流行開來,他也是第一個看到滑鼠的商業潛力的人[13]。賈伯斯在1985年蘋果高層權力鬥爭中離開蘋果並成立了NeXT公司,瞄準專業市場。1997年,蘋果收購NeXT,賈伯斯回到蘋果接任執行長。2011年8月24日,賈伯斯宣佈辭去蘋果執行長職務,10月5日因身患屬於較罕見的胰臟內分泌神經腫瘤去世[14],享年56歲[15],追悼儀式可能採取賈伯斯信仰的佛教

創業
賈伯斯在加利福尼亞州宅基高中(Homestead High School)畢業後,就讀俄勒岡州波特蘭里德學院(Reed College),只唸一學期就因為經濟因素而休學[16]。他借住朋友宿舍,但仍在里德學院中旁聽書法美術設計課等課程,也因為對書法美術的素養使他對電腦軟體字形美學處理特別重視,讓蘋果電腦日後吸引了許多美術設計工作者來使用。
1974年曾在雅達利技術員,以賺錢往印度靈修。
1976年,21歲的賈伯斯與26歲的斯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在自家的車房裡成立了蘋果公司。他們製造了世界最早商業化的個人電腦之一,並稱為Apple I,其售價是$666.66,然而依蘋果電腦前執行長約翰·史考力(John Sculley)的看法,賈伯斯並不算有科技研發能力。[17]


離開蘋果
1983年,蘋果公司的業務越做越大,賈伯斯便開始找出色的執行長管理公司。他找上了百事可樂公司的約翰·史考力,對他說:「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呢,還是改變整個世界?」史考力隨後欣然前往蘋果公司,出任首席執行長。1984年,首台麥金塔電腦推出,蘋果公司打出電視廣告《1984》,廣告模仿喬治·奧威爾的著作《一九八四》,引起很大回響。
1985年,電腦業界普遍蕭條,史考力認為賈伯斯已成為公司問題的來源,史考力在其自傳《蘋果戰爭》中指出他認為賈伯斯並不算有技術研發的能力,並把賈伯斯趕出了蘋果公司。離開蘋果公司後,賈伯斯創立了NeXT電腦公司,並發展出NeXT電腦及NeXTSTEP作業系統。就像Apple Lisa一樣,NeXT平台擁有先進的創新技術,但是可能因為價格過高,未能成為流行的電腦商品。

獨立時期
1986年他花1000萬美元從喬治·盧卡斯手中收購了Lucasfilm旗下位於加利福尼亞州Emeryville的電腦動畫效果工作室,並成立獨立公司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在之後十年,該公司成為了眾所周知的3D電腦動畫公司,並在1995年推出全球首部全3D立體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Toy Story)。這公司已在2006年被迪士尼收購,賈伯斯也因此成為最大股東。





回歸蘋果

1996年陷入財政困難的蘋果電腦以4億美元收購了NeXT電腦公司,同時賈伯斯也回到了蘋果電腦。
1997年,當Gil Amelio離開公司後,他重掌蘋果電腦的大權。在同年推出iMac,創新的外殼彩色透明設計在美國和日本大賣,使蘋果電腦度過財政危機。並在之後推出深受大眾歡迎的Mac OS X作業系統、iPodApple TV和iTunes Store等一系列廣受市場好評的產品,賈伯斯並親自為iPod的網路銷售音樂版權和反對的歌手洽談,使iPod能合法下載許多音樂。
2007年6月29日,蘋果公司推出自有設計的iPhone行動電話,使用iOS系統核心,使公司的股票大幅上揚。而在2008年6月11日WWDC中發佈新一代iPhone——iPhone 3G,首度支援3G功能;2009年6月19日發表第三代產品iPhone 3GS2010年6月8日發布第四代產品iPhone 4,每次皆引起市場上極大的轟動和銷售熱潮。
除iPhone系列之外,2010年1月27日,賈伯斯再次為蘋果迷帶來驚喜,於發表會上正式公布了首款使用iOS系統的iPad平板電腦,更為平板電腦市場帶來全新局面。 [18]
2011年3月2日,賈伯斯不負眾望,出席了iPad 2產品發表會,並推出iOS 4.1。[19][20]
在其辭職之前,2011年6月7日身患重病的賈伯斯還為庫比蒂諾的蘋果新工業園建設可行性接受市議會的諮詢,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在公開媒體上主動露面[21][22][23]
2011年8月24日,賈伯斯辭去蘋果公司執行長職位,董事會任命原營運長提姆·庫克(Tim Cook)為公司的新任執行長,賈伯斯仍當選為董事會主席。[24][25]
2011年10月4日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第一次產品發表會,推出iPhone 4S。



名言錄
1. We're here to put a dent in the universe. Otherwise why else even be here? (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難道還有其他原因嗎?)
2. Innovation distinguishes between a leader and a follower. (創新決定你是領袖還是跟隨者。)
3. 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去過別人的生活。)
4. You can't just ask customers what they want and then try to give that to them. By the time you get it built, they'll want something new. (不能只是客戶想要甚麼就給他甚麼,等你生產好了他們又想要其他東西了。)
5. Being the richest man in the cemetery doesn't matter to me ... Going to bed at night saying we've done something wonderful... that's what matters to me. (全世界最有錢的人也無法將財富帶入棺材中...對我來說,重要的是夜晚入睡前能為自己達到的成就喝采。)
6.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成就的唯一途徑是熱愛自己的事業,如果你還沒找到的話,繼續尋找,不要屈就。)
7. 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幫我做出重大決定的最好工具,就是知道自己快死了。)
8. I want to put a ding in the universe. (我要在宇宙中留下痕跡。)
9. Qualit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quantity. One home run is better than two doubles. (質重於量,一支全壘打比兩支安打好多了。)
10. Design is not just what it looks like and feels like. Design is how it works. (設計不只是外表和感覺,設計是產品如何運作。)

Bill Gates和Steve Jobs毫無疑問是電腦產業史上兩位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而兩人亦敵亦友的關係也經常讓外界有許多不同的揣想。2007年,這兩大電腦巨頭應All Things Digital會議之邀,難得同台進行對談,暢談他們過去如何從合作夥伴的關係逐漸成為電腦科技產業的競爭對手,也發表他們對未來科技業走向的看法,十分精彩。

對談內容連結:http://allthingsd.com/20070531/d5-gates-jobs-transcript/



2010年11月8日 星期一

廣告教父孫大偉 告別玩樂人生


(中央社記者蔡欣樺台北7日電)

「我應該不會要告別式,因為我不喜歡麻煩別人,一般告別式的氣氛都是亂糟糟,我最好是靜悄悄地走。」台灣廣告教父孫大偉生前曾說過這段話,如今病逝,悄悄地向大眾告別。

偉太廣告公司董事長孫大偉9月3日在開會時,突然出現腦溢血現象,陷入昏迷,送國泰醫院進行緊急手術。隔日經醫院判定,他是顱內出血,歷經一連串的急救、手術,搶救至今2個多月,最後還是回天乏術。

孫大偉生前曾經親手策畫中華男籃隊總教練錢一飛的告別式,還異想天開的將告別式主題定為「一飛沖天」;雖然一手精心策劃別人的告別式,但他事後表示,「告別式是留給活人看的,對一個人懷念在心裡,就是最好的弔祭。」

孫大偉是台灣廣告界公認的才子,32歲以前的他,是體制內的異類,曾留級、落榜、過著茫然的生活;32歲後的孫大偉,是廣告界的奇葩,從國泰建業的「試用文案」,一路爬到奧美的「執行創意總監」,最後還經營偉太廣告公司,擔任董事長一職。博得「台灣廣告教父」之稱,孫大偉絕非浪得虛名。

除了廣告事業與創意,孫大偉更是個及時行樂的資深頑童。他曾說,生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一生中有2件功課必須完成,一是登玉山,二是單車環島。十幾年前他首度登玉山,還沒攻頂就體力不支,半途而廢;人還沒回到台北,糗事已傳遍廣告圈。

因為家族遺傳和先天體質,孫大偉早有心臟病、高血壓及氣喘等病史;幾年前,他卻以50多歲高齡挑戰極耗體力的鐵人三項,結束後已出現缺氧、胸悶、呼吸困難等狹心症的前兆。

第2次再度參加時就沒這麼幸運了,由於事前沒有規律訓練,加上比賽當天吃下了超高熱量的早餐,第1關下水游泳就幾乎快要不能呼吸,自行車騎了200公尺後宣告退出。孫大偉談及往事曾說,對他這種老式男人而言,決定退出遠比決定攻頂要來得艱辛。

經歷父母、大姊、四哥、外婆、奶奶相繼過世的孫大偉,生前曾透露,死亡對他來說並不陌生,家人骨灰分別安置在善導寺、佛光山,但他最想要「樹葬」。

人生前後體驗極端化的孫大偉,在廣告圈洗禮之下,他未曾懷疑過自己的玩樂人生,他最崇拜的廣告大師奧格維(Ogilvy)名言,「活著的時候一定要快樂,因為死了以後的時間很長。」他始終奉為圭臬,寓工作於樂,快活人生。

哀悼與紀念逝去的生命~~

孫大偉簡介

學歷: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

經歷:
汎太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顧問
張思恆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上海偉太廣告總裁

他是公認的廣告才子,曾經經歷台灣奧美廣告的執行創意總監。1991~1998年擔任時報亞太廣告比賽評審(94年除外);1998年泰國Asia年時報華文廣告比賽評審團主任委員。

作品:
《人慾橫流-孫大偉的異想世界》
《該生素質太差-孫大偉的成績單》


2009年6月27日 星期六

麥可猝逝/「顫慄」銷售破億張 全球無人能及


TVBS 更新日期:2009/06/26 18:43 郭展毓





流行樂天王驟世,讓人不勝唏噓,麥可傑克森從小到大的歌,幾乎在全球各地,大家都耳熟能詳,尤其是1982年發行的「顫慄」專輯,在全球銷售多達1億零400萬張,打破金氏世界紀錄,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歌手能夠打破他的紀錄;麥可自創的太空漫步舞蹈,更是在全球獨領風騷,我們特別要透過麥可傑克森各個時期的經典音樂,帶您一起來回顧天王的一生。

5歲出道,這是「Janckson 5」時代的麥可傑克森,出道19年後,麥可的「顫慄」專輯,成為史上最賣座的經典作品,1982年發行的「顫慄」,蟬聯美國告示牌37週冠軍,全球狂銷1億400萬張,寫下金氏世界記錄。

「顫慄」裡頭收錄的「Billie Jean」,讓麥可招牌的月球漫步,風靡全世界,這張和全球巡迴演唱會搭配發行的專輯「歷史」,也寫下1800萬張的銷售數字。

收錄在「歷史」專輯,與妹妹珍娜傑克森合作演出的「Scream-尖叫」,歌曲MV採用當時最新的3D技術,花了700萬美金打造,又打破一項世界記錄。

「歷史巡迴演唱」在35個國家、58個都市進行82場演唱,動員450萬人次入場,一代搖滾之王,靠著超強的魅力,在20世紀末期的流行音樂史,寫下難以抹滅的一頁。



哀悼與紀念逝去的生命~~

.藝名:麥可傑克森
.本名:Michael Jackson
.生日:1958.08.29
.星座:處女座
.身高:175

作 品 集 - 唱片
‧ 《King of Pop》 (2008)
‧ 《Thriller 25》 (2008)
‧ 《Visionary: The Video Singles》 (2006)
‧ 《The Essential Michael Jackson 》 (2005)
‧ 《Michael Jackson: The Ultimate Collection》 (2004)
‧ 《Number Ones》 (2003)
‧ 《Invincible》 (2001)
‧ 《Blood On The Dance Floor: History In The Mix》 (1997)
‧ 《Blood on the Dance Floor: HIStory in the Mix》 (1997)
‧ 《History:Past, Present And Future》 (1995)
‧ 《Dangerous》 (1991)
《Bad》 (1987)
‧ 《The Michael Jackson Mix》 (1987)
‧ 《We Are The World》 (1985)
‧ 《Victory》 (1984)
‧ 《Farewell My Summer Love》 (1984)
《Thriller》 (1982)
‧ 《Motown Superstar》 (1980)
‧ 《Triumph》 (1980)
‧ 《Off The Wall》 (1979)
‧ 《Forever, Michael》 (1975)
‧ 《The Best Of Michael Jackson》 (1975)
‧ 《Music And Me》 (1973)
‧ 《Got To Be There》 (1972)
‧ 《Ben》 (0000)

2009年6月15日 星期一

日本摔角天王 三澤光晴戰死擂台


自由時報〔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日本職業摔角團體「諾亞」社長、知名職業摔角選手三澤光晴,13日晚間在廣島進行比賽時,疑似因頭部遭受重擊,當場不支倒地,緊急送醫急救後仍宣告不治,享年46歲。消息傳來,震驚日本社會及摔角界,眾多摔角迷都感到驚訝與不捨。

據日本各大媒體報導,三澤於13日晚間8點10分(台灣時間7點10分)在廣島縣立綜合體育館與對手競技。比賽開始約30分鐘後,對手使出摔角招式「岩石落下技」(back drop),也就是從背後將對手整個抱起,藉由自己整個人往後倒,讓對手頭部重擊地面。三澤當時以極不自然的姿勢墜地,頭部與頸部遭受重擊後動也不動,陷入昏迷。現場人員察覺情況有異,緊急宣布比賽暫停,現場約2300名觀眾一片譁然。

當時在場選手趨前呼喚三澤時,三澤已毫無反應。醫師及後來趕到現場的急救人員陸續進行人工呼吸、心臟按摩及體外自動心臟除顫器等各種急救措施,依舊無效。三澤就在心肺功能停止的情況下,被送進廣島大學附屬醫院急救。院方於晚間10點10分(台灣時間9點10分)宣布三澤不治。警方展開調查。

相關人員指出,三澤自出道以來勇於挑戰各種危險性極高的高難度動作,至今可說是「遍體鱗傷」,尤其是頸部舊傷特別嚴重,積勞成疾或許與其驟逝有關。三澤於1981年加入「全日本職業摔角」正式出道,1984年變身為第二代虎面摔角選手大受歡迎,其後更成為繼巨人馬場、巨無霸鶴田之後的另一位摔角界王牌,擁有「方舟的盟主」、「超世代軍的旗手」等美譽。
哀悼與紀念逝去的生命~~

本名:三澤光晴
生日:1962年6月28日
出生地:日本.北海道
身高:185公分
體重:110公斤
必殺技:綠寶石飛瀑怒濤/猛虎螺旋坐擊

★簡介:

三澤光晴、日本北海道.夕張市出生,不過三澤小時候便搬家至琦玉縣、並且在當地長大。國中時代,三澤曾經加入過學校的體操部成為體操選手,後來就讀於梔木縣的足利工業高校時,三澤還拿過業餘自由式角力項目的比賽優勝。

1981年,高中畢業的三澤立刻就決定加入全日本摔角。1984年,三澤與越中詩郎遠征墨西哥、並且學習到精湛的次重量級選手的摔角技巧。歸國之後的同年8月,三澤以『二代目虎面』的身份出道、並且在翌年擊敗小林邦明、成為新任NWA世界重量級冠軍。

1990年,三澤在擂台上脫掉了面具、同時也向觀眾們表達了『要以三澤光晴的身份再出發』的立場。由於三澤的實力跟資質超群、而且又是當時四天王當中唯一一個『較能』與鶴田這名大前輩抗衡的人,因此三澤也理所當然的成為四天王當中的『筆頭者』。

1992年8月,三澤擊敗漢森成為新任三冠王,其後三澤更一度寫下了『三冠7度防衛』的全日本新記錄。雖然三澤在1998年5月的東京巨蛋大會上被川田利明擊敗,但擁有『Mr﹒三冠』之名的三澤光晴仍然是穩坐『全日本王牌選手』的寶座。

1997.06.06 三澤光晴 vs 川田利明(三冠戰)-4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