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麗莎」遭竊後兩年,一直藏在距離羅浮宮僅五公里的竊賊佩格拉家裡。而溫森‧佩格拉在「老闆」不再與他聯繫後,決定進行自己的愛國計畫,將這幅畫運往達文西的祖國義大利、讓「蒙娜麗莎」重返原鄉。1913年12月,一位佛羅倫斯古董商Alfredo Geri 回覆溫森‧佩格拉,要求他將畫作帶到佛羅倫斯以便鑑定畫作真偽。Alfredo Geri和烏菲茲美術館館長一同鑑定畫作,確定是真跡後帶走畫作,向警方報案。溫森‧佩格拉立刻被捕,在義大利被判刑一年又十五天,但警方搜獲他的日記,證實他行竊的動機是基於「十分高尚的愛國主義」,他不但因此獲減刑為七個月,最後還成了家鄉的「民族英雄」。
雖然有些人聲稱陶德史威尼是真實人物,並在18世紀的倫敦幹下160宗謀殺案,但一般說來,他仍是個虛構人物。該人物第一次受到注目是出現在標題為“The String Of Pearls: A Romance”的故事中,作者是湯瑪士佩克特普雷斯特(Thomas Peckett Prest),刊登在1846年11月份的《人物》(The People's Periodical)期刊上。在這個故事中,史威尼在幫客人理髮時,會趁機割斷客人的喉嚨,然後把屍體丟入斜槽,藏在地下室,之後再把屍體切碎,給他的共犯,也就是開糕餅店的寡婦樂芙特太太當做肉餅的餡料。
一年後,普雷斯特的故事被George Dibden Pitt改編成名為“Sweeney Todd: The Demon Barber of Fleet Street”的戲劇。一直以來,「瘋狂理髮師」的故事啟發許多舞台劇、電視和電影的作品,不過直到1973年英國劇作克里斯多夫龐德在這個故事中加入史威尼要報復托賓法官的情節,創作同名戲劇《史維尼陶德:艦隊街的惡魔理髮師》之後才成為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