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彈少年 Land of Mine
2017丹麥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代表、2016 鹿特丹影展觀眾票選。榮獲2016歐洲電影獎最佳攝影、服裝設計、造型等3項大獎。2016丹麥波迪獎最佳影片、男主角、男配角、2015東京影展最佳男主角。
改編自真實事件,納粹德國(Deutsches Reich)為了防範盟軍登陸西北歐,在北起挪威、南至法國西班牙邊境的大西洋沿海,建立大規模的海岸防衛體系,稱為「大西洋長城(Atlantikwall)」。負責指導大西洋長城防務的德軍名將隆美爾(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元帥估計,整個「長城」沿岸應該要布置4千萬枚地雷才能確保防禦力,到了盟軍發動諾曼地登陸之際,德軍在大西洋海岸佈署的地雷總數在400萬-500萬枚上下,(丹麥(Danmark)西海岸約被埋設了220萬餘枚地雷。
早在雅爾達(Yalta Conference)會議時,與會盟國就議定要讓德國以強制勞動來作為戰爭賠償的一環,戰爭結束後丹麥至少有2,000名德國戰俘被留下來清理地雷。丹麥軍隊中士卡爾(Carl)接受長官艾比(Lt. Ebbe Jensen)指令,帶著一批十幾歲的德國青少年戰犯,在丹麥西海岸執行清理任務,丹麥軍方保證執行完任務後,戰犯們便可以自由之身重返德國。朝夕相處之下,卡爾從一開始厭惡這些青少年,漸漸轉變為同情,還跟他們成了好朋友,卻也親眼目睹孩子們冒著生命危險徒手清除地雷,被炸得遍體鱗傷。
任務結束後,卡爾向上層回報請示,沒想到長官不僅沒有兌現承諾,甚至還當場指派新任務:帶這批孩子去下一個地雷區清理。難抗軍令的卡爾,究竟該選擇服從長官命令,還是為孩子們力爭到底?
歐洲電影獎評審讚譽《拆彈少年》的鏡頭語言近臻完美,「從電影一開場,畫面便深深吸引了觀眾,鏡位調度、光線等製造出一種如夢似幻卻又真實的迷人氛圍,深刻呈現角色複雜心境,讓人讚賞。」而導演馬汀·贊帝維(Martin Zandvliet)將戰後處置的正義問題帶到檯前,並將其推往更細緻複雜的討論。無論掃雷隊伍中是否存在青少年,但令戰俘進行掃雷工作,即有違反1929年日內瓦《關於戰俘待遇的公約》第32條「禁止使用戰俘從事有礙衛生和危險的工作。勞動條件不得因紀律措施而予以加重」的可能。導演將這段故事搬上大螢幕的同時,也是質問著:受害國尋求賠償能建立在違反國際法的基礎上嗎?
現實中的丹麥,德國戰俘們在1947年結束丹麥的掃雷工作。戰後初期在丹麥排雷的戰俘,其中有不少是從投降的德軍工兵中徵募而來的專業志願者。由大約2,600名德軍戰俘組成的「丹麥除雷隊(Minenkommando Dänemark)」,在戰爭結束後4個半月內就將丹麥境內的150萬枚地雷清理掉140萬枚以上,期間死亡、重傷共481人。電影中卡爾(Carl)小隊僅存隊員後來抵達的、滿是泥濘的斯卡凌(Skallingen)半島海岸,則持續封鎖,直到2012年才完成除雷。戰後67年,丹麥宣稱成為無雷國家。但,一年後,仍有地雷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