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核,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

反核,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

2015年6月23日 星期二

革命青春

革命青春  My Back Page


本片改編自日本爭議文學小說《我愛過的那個時代》,敘述日本學運世代兩個年輕靈魂,因為理想而與現實衝撞的故事。由《琳達!琳達!》山下敦弘執導,妻夫木聰、松山研一主演。

60年代末,受到外來文化的衝擊,日本正掀起一股學運風潮。青年澤田(妻夫木聰飾)自東大畢業後在東都週刊擔任記者,於採訪過程中深受左派思潮影響,卻必須秉持新聞人的中立立場。一日在偶然的機會下,他結識學運份子梅山(松山研一飾),對於他的革命思維雖然心存疑慮,卻因為共同抱持改變世界的信念而越走越近。

當武裝革命的情勢高漲,梅山組成「赤邦軍」計畫對自衛隊基地展開攻擊。此時澤田對梅山提出獨家採訪的要求,燃燒理想的記者與激進的學運份子將會衝撞出什麼火花?

《革命青春》牽動到日本社會至今仍無解的心結,而電影主題曲由日本創作歌王奧田民生,與真心Brothers重新詮釋巴布狄倫名曲〈My Back Pages〉,重現當年文化思潮的熱血年代。



我愛過的那個時代:當時,我們以為可以改變世界(マイ・バック・ページ ある60年代の物語)
作者: 川本三郎
原文作者:KAWAMOTO SABURO
譯者:賴明珠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出版日期:2011/10/13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280元






那個一點也不溫柔的60年代,究竟,我們相信的是什麼?

1968年,日本各大學發起了以意識形態為主的鬥爭浪潮,出現學生組織的「全學共鬥會議」(簡稱「全共鬥」),罷課、占領大學校園等場面愈演愈烈。一如許多目前仍活耀於日本藝文界的創作者,作者川本三郎與他們同樣是「全共鬥世代」。

在這個日本社會思潮震盪最劇烈的時期,川本三郎以一個初出茅廬剛跑週刊新聞的新人記者身分,完整描繪出當時社會浪潮,讓這本作品成了六○年代的最真實見證。而他更親眼目睹東大「安田講堂事件」,這個大時代發生的事件,後來履次由村上春樹關鍵性地寫在《聽風的歌》、《1973年的彈珠玩具》、《挪威的森林》、《1Q84》等作品中。

時間也無法療癒的傷痛,一段作者數度提筆無法寫成的青春挫折物語

本書文章最早連載於1986年至1987年日本文化創意人喜愛的藝文雜誌《SWITCH》,專欄名稱為「The Reading」,由該誌發行人新井敏記先生總策劃,並與角取明子小姐親自拜會川本三郎邀稿。最初原本只是希望讓80年代的年輕讀者能理解60年代的人事物而書寫,沒想到川本三郎寫著寫著,最後卻變得不得不整理思緒,提到1972年改變他一生,讓他久久無法提筆寫作的專訪思想犯(殺人犯)事件。

他因為私下採訪嫌犯並湮滅證據,走在「記者道德」與「公民道德」的法律邊緣。最後還是因為受不了精神壓力,遂向警方坦承事件發生經過而身繫囹圄。因為這樁「朝霞自衛官殺害事件」,他成了日本最受爭議的文壇評論家。正因為如此大膽的交涉過程,更清楚地描繪出當時年輕人的不安與衝動。儘管傷痛,作者藉由這些文字的呈現,宛如電影一般讓我們清楚看到了日本60年代末期,一個個「我們相信一定可以做到」的青春姿態。

極其爭議引爆話題改編電影

《我愛過的那個時代》在日本感動無數後輩文創名家,讓山下敦弘、向井康介、西川美和、野田秀樹、松本大洋等人推崇備至。這些儘管都不曾親眼目睹、經歷過60年代的創作家,憑著他們對於當時文化思潮的喜愛而興起拍成電影的念頭。由於牽動到日本社會至今仍無解的心結,電影劇本更耗費三年才完成。最後選定兩大主角,由妻夫木聰飾演時任記者的川本三郎,松山研一擔任書中嫌犯K的演出,兩大男星破天荒地同台對戲。電影主題曲為巴布狄倫(Bob Dylan)名曲〈My Back Pages〉,日本國民創作歌王奧田民生與真心Brothers(真心ブラザーズ)重新詮釋。

作者簡介

川本三郎(Kawamoto Saburo 1944~)

評論家。1944年生於東京。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後,進朝日新聞社。歷經《週刊朝日》、《朝日雜誌》記者,進入評論活動。自由文字工作者,持續從事文藝、電影評論、翻譯、隨筆等多項領域分明的執筆活動。特別喜歡楚門.卡波提作品,並翻譯其作品無數。

著作《大正幻影》(獲Suntory學藝賞)、《荷風與東京》(獲讀賣文學賞)、《林芙美子的昭和》(獲每日出版文化賞、桑原武夫學藝賞)、《看電影就知道的事1~3》、《現在,還想妳》等多數。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