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核,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

反核,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

2013年2月6日 星期三

午夜‧巴黎

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

















2011年由伍迪·艾倫編劇並執導的一部浪漫喜劇和奇幻電影。影片表現的主題是懷舊情緒、現代主義和存在主義。伍迪·艾倫憑本片獲得了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原創劇本獎。

榮獲第69屆金球獎最佳劇本,紐約導演伍迪艾倫的第41部長片,獲選為2011坎城影展開幕片,此次將故事場景移至大家心目中最浪漫的城市──巴黎,而片中依舊大牌明星林立,包括安德林布洛迪、瑪麗亞柯蒂詠、瑞秋麥亞當絲、麥可辛、歐文威爾森等,甚至法國第一夫人卡拉布妮也插花軋一角。

來自美國的男主角蓋爾(Gil Pender)和未婚妻伊內茲(Inez)因為未婚妻父親的生意關係一同遊玩巴黎並置辦傢具。蓋爾和未婚妻在巴黎巧遇上朋友保羅和他的太太,四人決定把臂同遊。保羅在羅丹美術館內講述羅丹的情史,卻被博物館導遊(卡拉·布魯尼飾演)否定了他的說法。

當晚,眾人去了酒吧喝酒,之後當蓋爾單獨在閒逛之時,午夜的鐘聲響起,之後一輛古董標緻汽車在他面前出現,車內的人都呼叫要他上車。他們去到了一間酒吧,在酒吧內他遇上了科爾·波特(Cole Porter),約瑟芬·貝克和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傑拉德。菲茨傑拉德之後領他去見海明威。海明威答應給斯泰因審閱他的小說。蓋爾馬上想回酒店帶小說過來,不過他一踏出酒吧門口之後,就回到了現代。

第二天晚上,蓋爾想帶伊內茲一起回去20年代,不過伊內茲未等到午夜就回酒店去了。午夜之後,古董標緻車再次出現,將蓋爾帶回20年代。今次在車內的是海明威。海明威帶他去見斯泰因,並且介紹他認識畢卡索和他當時的情人亞得利亞娜(Adriana)。蓋爾對亞得利亞娜一見鍾情。

回到2010年代,蓋爾、伊內茲和保羅等數人前往博物館,保羅並在畢卡索的所畫的亞得利亞娜前掉書袋。蓋爾指出了他的錯誤,卻惹來了伊內茲的不滿。

之後數晚,蓋爾都以同一方式返回20年代,他的行為令伊內茲的父親起疑,並決定聘請私家偵探調查他的去向。在此同時,蓋爾跟已經與畢卡索分手的亞得利亞娜愈來愈親密。蓋爾知道自己已經愛上她,不過卻不知道該怎麼辦。他跟達利、曼雷和路易斯·布紐爾三人商量,不過由於三人乃超現實主義者,因此對他是來自2010年代的事不以為然。

當伊內茲在選購傢俱的時候,蓋爾去了逛街,並且遇上了古董店的女店員蓋布里艾爾(Gabrielle)。她跟蓋爾一樣非常喜愛20年代。蓋爾之後在塞納河畔找到了亞得利亞娜的日記,日記中原來記載著她也愛上了蓋爾,並且想像從他手上收到一對耳環。蓋爾想從伊內茲的手飾中偷走一對耳環送給亞得利亞娜,不過她提早了回酒店,令他失手,只好上街購買。
蓋爾將耳環送給亞得利亞娜,二人接吻之後,一台馬車出現,接載他們到了1890年代的巴黎美心餐廳,之後再去到了紅磨坊。二人遇上了羅特列克、保羅·高更和德加。亞得利亞娜說這就是她心目中最美好的年代,她更獲邀為一場芭蕾舞設計服裝。蓋爾問三位藝術家哪個年代才是他們三人心目中的最好年代,三人卻都認為文藝復興時代才是最美好的年代。蓋爾之後向亞得利亞娜表示不論那一個年代的人總以為別的年代比較美好,因此最好的做法還是接受現實。亞得利亞娜一心要留在這年代,二人因此只好忍痛分手。

後來蓋爾再次回到20年代的巴黎,斯泰因說海明威也看過了他的小說,不過他不明白為何小說中的男主角(他自己),會不知道自己的太太(以伊內茲為藍本創作)正在跟一個老是在掉書袋的男角色(以保羅為藍本創作)在偷情中。他恍然大悟,回到酒店中向伊內茲大興問罪之師。不過伊內茲對此不以為然,而蓋爾亦發現自己並不愛她,於是決定留在巴黎。

蓋爾在巴黎的塞納河旁遊蕩時,正好午夜來臨,他重遇蓋布里艾爾,天空開始下雨。蓋爾提出步送她回家。蓋布里艾爾表示她也喜愛雨中的巴黎。

在以往作品中常自導自演的伍迪艾倫,聊到此片曾說:「我原本所設定的這個角色是由我自己演出,但因為年紀實在太大了,怕沒人想看,所以才換年輕帥氣演員來主演。」即便無法見識到伍迪艾倫精湛的演技,但仍可從此片看見他一貫幽默浪漫的風格。






柯爾‧波特 (Cole Albert Porter, June 9, 1891 – October 15, 1964) :印第安那州富家之子,美國爵士年代 (Jazz era) 著名的百老匯作曲家。大學時為Yale Glee Club社長。哈佛法學院肄業。著名作品包括《Let's Do It, Let's Fall in Love》。

史考特‧費茲傑羅 (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 September 24, 1896 – November 21, 1940):美國文壇最重要小說家之一,一生大起大伏。其妻為潔妲‧費茲傑羅。自大學起酗酒。在巴黎時結識同是美國外遣文人海明威,兩人同為巴黎『失落的世代』(Lost Generation)文人小圈圈份子,並曾致力提攜海明威的文壇地位。著《大亨小傳》,描寫爵士年代美國人在歌舞昇華中的迷惘與空虛。近期因電影而較為人知的作品為《班傑明的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潔妲‧費茲傑羅(Zelda Sayre Fitzgerald, July 24, 1900 – March 10, 1948):小說家。史考特‧費茲傑羅之妻。名門千金。性格情緒化且作風狂妄,與先生兩人鋒頭十足,年紀輕輕就成為美國爵士世代的文壇代表巨星。夫妻兩人與海明威由朋友而逐漸交惡的故事廣為人知。曾被海明威批評「故意鼓勵先生酗酒來轉移他對小說的注意力」。晚年精神疾病加重而住進療養院。

海明威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July 21, 1899 – July 2, 1961):著名美國戰地記者與作家,作品包括《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妾似朝陽又照君》(The Sun Also Rises)與《戰地春夢》(A Farewell to Arms)。以自負、說話必用完整句型,且充滿男性氣概的態度聞名。曾說寫作「句子要寫得簡潔,文章開首之段落要短,用強有力的的字眼,思想要正面。」引介史考特‧費茲傑羅至巴黎的文藝圈,但與潔妲‧費茲傑羅從一開始就互不順眼,直至與費茲傑羅夫妻決裂。

Juan Belmonte Garcia (April 14, 1892 – April 8, 1962):被許多人譽為西班牙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鬥牛士。為海明威好友,並是海明威名著《妾似朝陽又照君》及《午後之死》(Death in the Afternoon)中的重要角色。

馬克‧吐溫(Mark Twain, November 30, 1835 – April 21, 1910):美國幽默大師、小說家、演說家。著有《頑童歷險記》(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格特魯德‧斯泰因 (Gertrude Stein, February 3, 1874 – July 27, 1946):美國女作家、詩人、藝評、藝術收藏家。大半生定居巴黎,為現代主義文學與現代藝術的發展中的觸媒。在巴黎時慧眼贊助畢卡索、馬蒂斯、賽尚等藝術家。與愛麗絲‧B‧托克勒斯 (Alice B. Toklas)共同主持在巴黎花街27 rue de Fleurus的沙龍,為當時文人雅士聚集之處。沙龍的活躍記載於海明威的回憶錄《流動的饗宴》(A Moveable Feast)中。

巴勃羅‧畢卡索 (Pablo Ruiz Picasso, October 25, 1881 – April 8, 1973):西班牙畫家、雕塑家。20世紀現代藝術的代表人物。於20世紀初移居巴黎,和喬治‧布拉克創始立體主義 (cubism)。其1930年的畫象《特技人》(The Acrobat)描繪一個細瘦的腳手呈現不可思議的角度的人。

嘉布麗葉兒‧波納‧「可可」‧香奈兒(Gabrielle Bonheur "Coco" Chanel, August 19, 1883 – January 10, 1971):法國前衛時裝設計師,香奈兒(Chanel)品牌的創始人。

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i, May 11, 1904 – January 23, 1989):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為巴黎蒙馬特區探索受佛洛伊德影響的藝術小圈圈人員之一。充滿想像力,行事誇張,引人注目。喜愛自然科學與數學,有許多犀牛與犀牛角雕刻。

Man Ray (August 27, 1890 – November 18, 1976):美國超現實主義畫家、攝影家,對達達主義與超現實主義運動貢獻良多。與達利等同為在1920年代蒙帕納斯 (Montparnasse)區活躍的藝術家之一。

路易斯‧布努埃爾 (Luis Bunuel, February 22, 1900 – July 29, 1983):西班牙國寶級導演。與抽象派名畫家達利是搭擋好友。作品有《安杜魯之犬》 (Un chien andalou)、《天使滅亡》(The Exterminating Angel)等。其中《天使滅亡》的主要劇情為描述一群晚餐的客人,因為不知名的原因無法離開房間,而逐漸褪下理性與人性的過程。

亨利‧馬諦斯(Henri Matisse, December 31, 1869 – November 3, 1954):法國畫家,野獸派創始人,也是雕塑家、版畫家。以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而著名。

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 (Thomas Stearns Eliot, September 26, 1888 – January 4, 1965):美國/英國詩人、評論家、劇作家。最著名的詩集為《荒原》(The Waste Land)。其詩作《普魯弗洛克的情歌》(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 中有一句:『我用咖啡匙舀盡了我的生命』(I have measured out my life with coffee spoons)。

暗夜‧伍德 (Djuna Barnes, June 12, 1892 – June 18, 1982):美國女作家,英文文學現代化運動的重要推手。重要作品有《夜林》 (Nightwood)。女同性戀者。因其偏T的個性,可能在跳舞時習慣跳男性的領 (lead) 舞角色 。

美心餐廳 (Maxim’s):巴黎十九世紀末著名餐廳,位在3 rue Royale。以充滿『絲絨,蕾絲,緞帶,鑽石』的裝潢風格聞名。現屬皮爾卡登(Pierre Cardin)集團旗下。

亨利‧德‧土魯斯-羅特列克 (Henri de Toulouse-Lautrec, November 24, 1864 – September 9, 1901):法國貴族、後印象派畫家,人稱「蒙馬特之魂」。他擅長人物畫,所繪多為舞者、女伶、妓女等中下階層人物,並留連於葛樂蒂磨坊 (Moulin De La Galette)及紅磨坊 (Moulin Rouge)等聲色場所。其寫實、深刻的畫風影響日後畢卡索等畫家的人物畫風格。

愛德加‧竇加 (Edgar Degas, July 19, 1834 – September 27, 1917):法國印象派畫家、雕塑家。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June 7, 1848 - May 8, 1903):法國後印象派畫家。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